14日至16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哈尔滨医科大学主办的“一带一路”南药工程中心成立大会暨促进南药产业发展论坛在景洪召开。西双版纳州委常委、州人民政府副州长王峰及来自中华医学会、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山大学、云南省科技厅、云南省科学技术院、西双版纳州科技局、西双版纳州发改委等单位知名专家教授及相关领导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以发展“南药产业•促进国际合作”为主题。旨在通过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多角度的视野和思维推动南药产业发展,搭建开放平台,促进产学研用合作,提升我国南药研究在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影响力,推动科研成果转。
王峰在会上说:“‘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南药是我国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云南省独特的中药资源,也是我州重点支柱产业之一,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傣医药南药产业发展,加大与东南亚各国传统民族医药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把傣医药南药发展成为云南省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民族医药是我们一直的追求。今天,药植所云南分所联合杨宝峰院士团队建立“一带一路”南药工程中心,以“南药北治”和“北药南治”理念发展为目标,促进传统医药在“一带一路”东南亚国家的共同发展,推动澜湄区域传统医药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为我州南药傣药产业化推进搭建良好的创新平台。今后,我州将继续发挥南药傣药资源优势和毗邻东南亚国家区位优势,积极开展“一带一路”南药产业相关研究和合作,切实把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建设成为我国南药傣药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基地,为我州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会上,药植所云南分所与杨宝峰院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李青副院校长与杨宝峰院士共同为“一带一路”南药工程中心揭牌,同时为合作单位授牌。大会还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杨宝峰、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孙晓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喜军、中山大学药学院院长杨得坡、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副所长张丽霞做了《心血管疾病新药研发及启示》、《来源于经典名方的中药新药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中药质量标志物发现的新策略》、《广陈皮的道地性及其产业开发》、《云南分所发展历程-南药发展60年》等学术报告,为南药产业发展献计献策,参会企业代表也做了交流发言。
会后,出席会议的嘉宾参观了南药园,对药植所云南分所立足地方南药傣药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围绕砂仁、石斛、重楼、沉香、肾茶等南药傣药开展规范化种植和推广研究,充分发挥人才优势,通过科技服务助力地方精准扶贫所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部分专家到勐腊县阳春砂仁标准化示范基地考察指导,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据了解,目前西双版纳州南药傣药种植面积18.07万亩,产值达9.61亿元;研究制定了114种傣药材标准并颁布实施,填补了傣药无标准的历史;开发傣药制剂43种,获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剂批文并批准进入省级医保目录;傣医传统疗法睡药疗法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