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上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邀请总所马国需研究员作了题为《植物源活性成分“小”分子的“大”用途》的学术报告。
马国需研究员详细解析了植物源活性成分“小”分子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实际应用,指出超分子体系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科研的新热点和前沿交叉学科。通过对自组装的二萜超分子纳米粒的成分挖掘展示了自组装NA NPs的发现与鉴定、组装显微形态等研究成果、结构鉴定深入探究及NA和NA NPs在体外实验中的抗炎作用及通路研究。以天然甘草次酸超分子的研究成果和白藜芦醇与虎杖苷共组装超分子(Res-Pic)凝胶的研究成果及超分子组装技术揉合苍术精油的研究成果为例,为植物源活性成分“小”分子在药物开发、植物保护、食品保鲜等领域都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马国需研究员强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环保、天然等方面的追求,这些“小”分子的“大”用途将会得到更加深入的挖掘和应用。
此次学术报告吸引了药植所云南分所科研人员及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傣医药学院的师生共60余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