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首页- 资讯中心> 药植信息
峥嵘2023 祝贺药植所云南分所科研成果再获奖项
时间:2025-03-05 16:08:56 | 来源:微信公众号历史资料

近日,2023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和中医药国际贡献奖颁奖仪式分别在北京和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药植所云南分所主编出版的两项学术著作获奖!其中《中国药用植物特有种》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学术著作奖一等奖,《“一带一路”南药优质栽培技术(汉语、缅甸语、泰语、老挝语、越南语》荣获2023年世中联国际贡献奖——著作奖三等奖。

图片图片

【成果简介】

1.成果名称:《中国药用植物特有种》

奖项类别: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学术著作奖一等奖

完成人:黄璐琦、马小军、张丽霞、李海涛、孙辉

图片

《中国药用植物特有种》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被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并获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是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重要成果专著之一。中国药用植物特有种是仅分布在中国地理区域内,并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种类,它是我国特有植物类群中重要的一类资源。作为我国独有资源,中国药用植物特有种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本书分总论、各论和附录三部分。总论部分论述了中国药用植物特有种的概念、种类、分布格局、起源中心与道地性、引种与分布区扩展,中国药用植物特有种的应用、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等内容;各论部分阐述了75个重要特有种的传统用药经验和药用历史、资源分布与栽培情况,同时结合文化传承、资源状况、开发利用前景、保护和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评述,提出了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策略。附录部分首次公布了我国3151种药用植物特有种名录。该书的出版在药用植物资源学、野生药用植物的开发与利用、濒危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为今后我国药用植物特有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及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物种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2.成果名称:《“一带一路”南药优质栽培技术(汉语、缅甸语、泰语、老挝语、越南语)》

奖项类别:中医药国际贡献奖—著作奖三等奖

完成人:张丽霞、李戈、唐德英、张忠廉、张荣平

图片

《“一带一路”南药优质栽培技术(汉语、缅甸语、泰语、老挝语、越南语)》是一部结合科技成果和音像媒介方式的“走出去”类农业科学教育片。该系列出版物总结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多年来在南药研究和栽培实践中形成的关键技术与经验,采用汉语、缅甸语、泰国语、老挝语、越南语5国语言配音,准确全面地介绍了阳春砂、龙血竭、肾茶等代表性南药的品种选择、种植分布、生长特征、育苗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技术及市场发展前景。本出版物以无语言障碍、准确全面、生动直观的视听形式向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推广南药优质栽培技术,解决了这些国家农户和农技部门对南药优质栽培技术的迫切需求,促进了中医药(南药)在国际上的有效传播,传递了中国智慧、展现了大国担当,更好地服务了“一带一路”建设。

据悉,“中医药国际贡献奖”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批准设立的中医药国际奖项,用于表彰在中医药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与个人,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负责评审与授奖工作,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2023年在“中医药国际贡献奖”基础上首次增设“中医药国际贡献奖-著作奖”,旨在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系统研究中医文献、规范中医药工具书、融汇国内外中医药学术的最新成就、总结海内外中医药实践技术与经验、促进中医医疗、教学和科研并促进中医药国际传播,鼓励中外文版中医药科普著作的发表等。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设立的全国中医药行业科学技术奖,授予在中医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等领域,为防治疾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是我国中医药界水平最高的科技奖项。


返回列表